专用汽车十四五(新能源专用车)

大家好,感谢邀请,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专用汽车十四五的问题,以及和新能源专用车的一些困惑,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,也没有关系,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解决大家的问题,下面就开始吧!

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

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包括市场重心改变、产业新革命、集群体系建设完善、智能汽车热潮、电动化趋势加快这五个方面。

1、汽车市场的重心将有所改变。

近年来,虽然世界经济发展步伐有所放缓,但全球汽车产销量依旧保持稳步增长态势,且未来这一趋势有望得以延续。

2、技术创新将带来汽车产业新革命。

经过不断丰富和补充,全球主要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、推广使用、配套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体系。

3、汽车产业集群体系建设将日趋完善。

国内汽车产业布局将基本完成。经过近几年的发展,国内汽车产业规划布局已基本确定。

4、智能汽车将持续处于一个热潮。

以不同时代的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感兴趣的差别为例,90后感兴趣和非常感兴趣的人超过了30%,00后则更加关注。

5、电动化的趋势比原来预想要快很多。

2014年称之为“电动化元年”,之后几年电动化汽车快速发展。这一轮的变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目前,是在一个高位。

汽车的分类

1、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(或)临时物品,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,乘用车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。

乘用车分为以下11种车型。主要有:普通乘用车、活顶乘用车、高级乘用车、小型乘用车、敞篷车、舱背乘用车、旅行车、多用途乘用车、短途乘用车、越野乘用车、专用乘用车。

2、商用车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,并且可以牵引挂车,但乘用车不包括在内。主要有:客车、半挂牵引车、货车。

决胜“十三五” 迎战“十四五”云内动力加速向未来

中国汽车报姚会法

2020年12月15日,以“新自信、新格局、新征程”为主题的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云内动力”)2021年合作伙伴大会召开。云南云内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,云内动力董事长杨波在致辞中表示,面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,云内动力及时应对,快速复工复产,2020年1 11月累计销售发动机53.87万台,成绩斐然,尤其是德威(DEV)系列发动机更是表现亮眼,成为了高端动力的代表。

实力领跑开启国六动力发展新时代

“目前,云内动力销售的国六产品已超3万台,其中交到用户手中的超过2.8万台,并且在汽油、柴油以及混合动力市场都做好了全面的准备和布局,产品覆盖从皮卡、轻卡到中卡、重卡的动力需求。”云内动力副总经理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副主任、昆明技术中心主任宋国富介绍称,在2020年排放标准升级及疫情暴发的影响下,云内动力抓住机遇,自力更生,提升产品品牌、丰富产品平台、产销量突破历史新高。

特别是在国六排放标准提前实施的推动下,云内动力在柴油机、汽油机、混合动力及国六后处理系统上取得了技术突破,德威(DEV)系列国六产品谱系进一步得到完善,排量涵盖2.0 6.7L,全面满足用户需求。

据悉,面对国六阶段的挑战,云内动力在变革中抓住机遇,不断进行产品性能的迭代升级,把产品做精、成本做低,降低用户的运营成本,为用户提升增值服务,相关产品在NVH、油耗经济性、耐久性及成本等多方面进行了持续的优化。

“未来,云内动力将继续保持探索精神,结合行业形势及市场布局,对产品进行优化升级,将云内产品打造成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产品。”宋国富说。

据了解,目前云内动力国六产品的相关公告目录已突破7000个,在四缸机产品中位居前列,车型覆盖了微卡、轻卡、中重卡、工程车、专用车等全系列商用车型。

除国六柴油、汽油发动机外,云内动力还推出了混合动力系统:DR70增程器、DH68复合动力分流深混动力总成和DH45输入动力分流深混动力总成;在国六天然气发动机方面,云内动力YN30NF、D45NF已成功投放市场;在后处理系统中,云内动力的恒和国六后处理系统实现批量投产,迈入了国六排放控制的新征程。目前,恒和国六后处理系统年产能已达20万套,“十四五”期间年产能有望达到150万套,为打赢“蓝天保卫战”保驾护航。

全面提升2020年预计销量60万台

“2020年,云内动力预计实现发动机销量60万台。”回顾过去一年的表现,杨波表示,2020年云内动力在产品方面,始终紧跟市场形势、主动接受应用场景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,解决消费者的痛点和难点;围绕排放、油耗两大法规主线进行产品设计开发,实现了产品“平台化、标准化、智能化、轻量化、模块化”,积极开展国六机的推广。

在质量方面,云内动力持续保持“绝情抓质量到工序”的高压态势,把产品质量定位为云内动力的底线、红线和生命线,推行“零缺陷、零损失”管理,以“三个一致性”为主线,以“四个零”为目标,推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,持续提升产品实物质量,降低内外部质量损失,实现了德威(DEV)系列发动机水平超过合资品牌产品的目标。

在服务方面,云内动力强化售后服务能力建设,大力推进国六服务能力的提升,全面启动“智慧后服务”系统建设,全方位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,实现了及时、精准、优质的服务。据介绍,目前云内动力已有1800余家服务站,具有国六维修服务能力的达1600多家,形成了集产品销售、客户服务、配件供应、技术支持和信息收集为一体的营销服务体系,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售前、售中、售后服务,满足用户多元化的服务需求。在本次大会上,云内动力还正式启动“智慧后服务”模式,将智能化的发展赋能于服务用户,通过数字化、智能化管理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服务。

在管理方面,云内动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业绩评价体系,围绕“全价值链体系增值的精益管理”的工作主线,推进精细化管理,不断挖掘自身潜能,秉承“将产品做精、将成本做低”的理念,提质增效降本,在强化产品质量的同时,为用户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,为客户提供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。

在品牌方面,云内动力大力提升品牌价值,其前瞻性的技术布局和产品策略,为市场和用户提供性能一流的发动机产品,让所有合作伙伴共享云内动力的品牌价值,致力于将德威(DEV)系列发动机打造成中小缸径高端动力引领者。

“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进。”杨波强调,站在“十四五”的起点,面向更长远、更美好的未来,云内动力将站在全新的起点上、以全新的姿态、全新的格局,开启全新的发展征程,为整车企业、终端用户提供更精准、更系统的动力解决方案。

砥砺前行两化融合描绘“十四五”新蓝图

提到云内动力,就不得不提德威(DEV)系列发动机。作为商用车中小缸径发动机的重要代表,其在云内动力远高于行业增长速度的基础之上再创新高。从2008年正式投入市场到2018年销量突破50万台,再到如今销量突破100万台,德威(DEV)系列发动机已成为国内中小缸径发动机高端动力的引领者。

“云内动力的一次次突破,离不开每一款产品的积淀和创新。”云内动力总经理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代云辉表示,放眼整个“十三五”期间,云内动力实现了质的飞跃,其中2016年销量同比增长45.51%、2017年同比增长14.54%、2018年同比增长3.11%、2019年同比增长12.7%。

在动力总成方面,随着电动化、网联化、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,云内动力致力于“新动力总成核心”和“平台软件开发系统技术核心”研发,打造燃油系统、新能源动力总成系统、软件核心及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等动力解决方案,以昆明为中心形成“一部五中心,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网络服务系统为一体,推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。

“这是一条曲折的增长之路,凝聚着云内动力人辛勤的汗水,也离不开合作伙伴的支持。不管未来道路多坎坷,云内动力将砥砺前行。”代云辉表示,云内动力要以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技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,打造数字云内动力。其中,在研发管理平台上以PDM为核心,打造数字化技术研发能力,产品研制周期缩短在30%以上;在运营管理平台上,以ERP系统为核心,打造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,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,产品按时交付率达到99%;在制造管理平台、售后服务平台以及质量管理平台上,持续创新、提升各项业务能力和水平,全力为客户带来最增值的产品与服务。

“世界在变,中国在变,行业在变,市场在变,云内也在变。”代云辉强调,“‘十四五’期间,云内动力将以‘数字云内’为战略引领,结合‘制造强国’,按照‘一条主线’,运用‘两个手段’,抓住‘三个核心’,发展‘四个产业’,推进‘五个共享’,实现‘一个目标’,打造成集‘技术研发制造服务’为一体的数字化、国际化企业集团。”

怎么看待“十四五规划”的机械工业发展规划

政策解读:机械工业十四五规划,加强产业链韧性是关键

近日,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》正式发布《机械工业“十四五”发展纲要》,为未来五年机械工业发展提供更详尽的指引,机械工业主要包括农业机械、矿山设备、冶金设备、动力设备、化工设备以及工作母机等制造工业。

三大难点,转型迫切度扩大

高端产品不足,中低端产品需求明显放缓,传统产业处于产能过剩调整和产业转型期

我国以同质化传统机械产品为主,机械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低位,经营压力普遍巨大,2015年,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速高达10.2%,2018年下降至2.6%,2019、2020两年甚至出现0.9%和7.1%的负增长,反映出机械产品需求市场总体疲软的严峻态势。

产业基础能力不足,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弱与核心零部件制约明显

依托企业建设的各类创新载体以局部领域为突破点,但无法有效满足行业大多数企业对共性技术的广泛需求,出现部分共性领域重复投入及分散投入,同时大量技术基础薄弱与资金缺乏的中小企业根本无力自行开发,进而限制了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。

我国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不强,部分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,受制于高端轴承钢、高端液压铸件、高端涂料、关键绝缘材料、高性能密封材料、润滑油脂等关键基础材料、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的落后,基础零部件自主化能力不足,难以满足主机发展需求而依赖进口。

产业链韧性不强,上下游衔接不顺畅

研发设计、经营管理、生产控制、运维服务等核心工业软件与系统受制于人问题十分突出,服务于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专用生产设备及生产线、专用检测设备及系统等重大短板装备自给能力较差。

与原材料制造部门融合发展不够,上下游企业合作松散。机电一体化困难重重,两大行业交叉领域存在研发和制造的空白,产学研衔接不足,机械零部件企业、整机企业和用户间配合不够、信任度不高,供需矛盾突出。

五步走,多维细分逐点击破

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新动能,节能减排、环保再循环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

绿色发展与产业数字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发展深度融合,叠加“碳达峰”和“碳中和”目标约束,催生新的绿色增长动能,促使机械工业发展迈向新阶段。

在节能领域,高效锅炉、电机、发动机等节能机电设备,以及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空调、风机、泵、空压机等终端用能设备都将实现较快发展;

在减排方面,核能、风能、太阳能、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装备,以及大气、水、固体废弃物等先进高效环保装备规模将迅速扩大;

从循环经济来看,盾构机、燃气轮机、重型机床、内燃机整机及关键件等的再制造技术及产品将进一步推广应用。

大力发展节能高效机电产品,全面推行机械工业绿色制造,积极开发基于互联网与物联网节能技术装备、储能与多能互补技术装备。

重点攻克推动高质化,实现机械工业产业基础再造

关键基础材料。重点支持发电设备、石化设备、冶金设备、航空装备等重大技术装备所需的大型优质铸锻件;高温合金材料、高档绝缘材料、高性能密封材料等专用材料;满足智能制造装备、能源装备、仪器仪表、关键基础零部件等所需的新型功能材料。

核心基础零部件。重点发展高性能轴承,高速精密齿轮及传动装置,智能/大型液压元件及系统,高可靠性密封件,高端智能链传动系统,高强度高可靠性紧固件,高应力、抗疲劳弹簧,高效、精密、复合模具,高精度粉末冶金零件以及伺服机构,高精度高可靠工业传感器等。

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推动机械工业的跨行业融合

推动机械工业同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。

加快新能源汽车、服务机器人、节能环保设备等领域的发展;

以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水平、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,加快工业机器人、增材制造装备、高档数控机床、智能测控装备等领域的发展;

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目标,加快新能源装备、智能电力控制设备、海洋工程装备以及冶金、石化、矿山等重大成套装备等领域的发展。

发展数字经济,充分挖掘数据价值,加强企业数字化改造,推动生产环节的数字化连接、打通各部门各环节的数据共享,推进机械行业数字化转型。

机床工具行业、仪器仪表行业是机械工业十四五的补短板重点方向

机床工具行业主要是对标中高端需求,研制一批具有五轴控制、高精度/超精密、高效加工、复合加工、特种加工、大型压力成形、钣金高效成形等部分或全部关键技术特征的中高端数控机床,以及由上述机床为主组成的自动化、智能化的制造单元、生产线、制造车间和工。

仪器仪表行业主要是围绕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与测量仪表,以及服务于前沿科学、生命科学、环境检测等物质化学成分等的科学实验分析测试仪器,是重点补短板方向。

产学研、自主创新双驱动,创新平台实现先进制造基础共性技术突破及推广

推动行业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,主动与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一起攻克技术难关,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。建立创新平台,打好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攻坚战,提高机械工业创新链整体效能。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,面向全行业,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试验检测、信息服务等基础支撑,推动产业创新发展,加快质量品牌提升,促进创新科技成果转化。

博为国际认为,目前我国机械工业仍处于中低端水平,中小企业发展受限于基础技术与资金,产学研平台将成为产业链接的重要驱动力,对推动共性技术推广起关键作用,同时,关键基础材料、核心基础零部件突破成为加强产业链韧性的关键,园区政府可通过引导校企合作、政策补贴等,加强对产业关键点攻克的扶持。

专用汽车十四五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新能源专用车、专用汽车十四五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。